實驗室驗收是確保其安全、合規運行的關鍵環節,但許多實驗室在驗收過程中常常遭遇反復不通過的困境。消防、環評、隱蔽工程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,都可能導致驗收失敗,不僅延誤實驗室投入使用的時間,還會造成資源浪費。為幫助實驗室建設者和管理者順利通過驗收,本文整理出一份涵蓋消防、環評、隱蔽工程等核心項目的萬能自查表,助力提前發現并解決問題。
一、消防驗收自查要點
(一)消防設施配置
1.滅火器材:檢查實驗室各區域是否按規范配置滅火器,如化學實驗室應配備干粉滅火器、二氧化碳滅火器等,且滅火器的類型、數量和擺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。一般每50平方米至少配置1具滅火器,且滅火器應放置在明顯、便于取用的位置,其壓力指針應在綠色區域,外觀無損壞、腐蝕現象。
2.消火栓系統:查看消火栓是否完好,閥門能否正常開啟,水槍、水帶是否齊全且無破損。消火栓周圍是否無遮擋物,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使用。同時,檢查消火栓水壓是否滿足要求,可通過消防部門提供的專業設備進行測試。
3.自動噴水滅火系統:若實驗室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,需檢查噴頭是否完好,無堵塞、變形情況,噴頭布置是否符合設計規范,間距是否合理。系統的報警閥、水流指示器等組件是否正常工作,管道連接是否嚴密,有無漏水現象。
(二)消防通道與疏散標識
1.疏散通道:確保實驗室的疏散通道暢通無阻,寬度不小于1.1米,通道內無雜物堆放,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,且開啟靈活。對于多層實驗室,樓梯間應設置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,樓梯間門應為乙級防火門,且能自動關閉。
2.安全出口:檢查安全出口數量是否滿足要求,一般每個實驗室至少設置2個安全出口。安全出口的門應安裝門禁系統的,需具備緊急情況下自動解鎖功能,確保人員能夠迅速撤離。出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識,夜間應有發光指示。
3.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:疏散指示標志應安裝在疏散通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墻面或地面上,間距不應大于20米;在袋形走道,不應大于10米;在走道轉角區,不應大于1米。應急照明的設置應保證在停電時,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.0lx,確保人員安全疏散。
(三)消防電氣與防火分隔
1.電氣防火:檢查實驗室電氣線路是否穿管保護,嚴禁使用明敷的電線。電氣設備是否符合防爆要求,尤其是在有易燃易爆氣體或粉塵的實驗室。配電箱、開關等電器元件是否安裝牢固,無松動、打火現象,線路連接是否規范,無過載、短路隱患。
2.防火分隔:查看實驗室與其他區域之間是否采用防火墻、防火門等進行有效分隔,防火墻應砌至梁、板底部,且無縫隙。防火門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,關閉后是否嚴密,閉門器、順序器等配件是否齊全且正常工作。對于通風管道穿越防火分區的部位,是否設置了防火閥。
二、環評驗收自查要點
(一)污染物排放控制
1.廢氣排放:檢查實驗室產生的廢氣是否經過有效處理后排放。對于化學實驗室,是否安裝了通風柜、集氣罩等廢氣收集裝置,廢氣處理設備(如活性炭吸附裝置、洗滌塔等)是否正常運行,處理效率是否達標。排放口高度是否符合要求,一般不應低于15米,且排放口應設置規范化的采樣口和監測平臺。
2.廢水排放:實驗室廢水是否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,如酸堿廢水、含重金屬廢水等是否分別收集,是否建有相應的廢水處理設施(如中和池、沉淀池、離子交換裝置等)。處理后的廢水是否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,可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水質檢測。同時,檢查廢水排放管道是否完好,無滲漏現象。
3.固體廢物處理:查看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是否分類存放,一般分為危險廢物(如化學試劑瓶、過期藥品等)和一般固體廢物(如廢紙、塑料瓶等)。危險廢物是否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,是否簽訂了危險廢物處置協議,是否建立了危險廢物管理臺賬,記錄危險廢物的產生、收集、貯存、轉移等情況。
(二)環境影響減緩措施
1.噪聲控制:檢查實驗室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降噪措施,如對高噪聲設備安裝減震裝置、設置隔音罩等。實驗室邊界噪聲是否符合國家標準,可使用噪聲監測儀進行測量,一般晝間不超過60分貝,夜間不超過50分貝。
2.生態保護:若實驗室建設涉及土地占用、植被破壞等情況,是否采取了相應的生態恢復措施,如進行綠化、土地復墾等。檢查生態保護措施是否落實到位,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生態恢復效果。
(三)環評文件與審批手續
1.環評文件完整性:核對實驗室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是否完整,包括環評報告、環評批復等文件。環評報告內容是否全面,是否對實驗室的建設內容、污染排放、環境影響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評價。
2.審批手續合規性:檢查實驗室是否按照環評批復的要求進行建設和運營,是否存在未批先建、擅自變更建設內容等違規行為。若有變更,是否重新履行了環評手續。
三、隱蔽工程自查要點
(一)電氣隱蔽工程
1.線路鋪設:檢查電氣線路是否按照設計圖紙進行鋪設,穿線管材質是否符合要求,一般應采用阻燃型PVC管或金屬管。線路在穿管時是否有破損、打結現象,不同回路的電線是否分開穿管。線管的彎曲半徑是否符合規范,暗敷線管的埋深是否足夠,避免后期被破壞。
2.接地系統:查看實驗室的接地系統是否完善,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,一般防雷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,保護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。接地極的材質、規格是否符合設計,接地線的連接是否牢固,采用焊接方式時,焊接長度是否足夠,焊接處是否進行了防腐處理。
(二)給排水隱蔽工程
1.管道安裝:檢查給排水管道的材質是否符合實驗室使用要求,如化學實驗室應采用耐腐蝕的PPR管、不銹鋼管等。管道的安裝坡度是否正確,確保排水通暢,無積水現象。管道連接是否緊密,采用熱熔連接的PPR管,接口處應無滲漏;采用絲扣連接的管道,密封材料是否完好。
2.防水處理:對于有防水要求的區域,如實驗室的洗滌間、衛生間等,檢查地面、墻面的防水處理是否到位。防水層應采用合格的防水材料,且涂刷或鋪設均勻,厚度符合要求。在防水施工完成后,是否進行了閉水試驗,試驗時間不少于24小時,觀察有無滲漏現象。
(三)通風與空調隱蔽工程
1.通風管道安裝:查看通風管道的材質是否為不燃材料,如鍍鋅鋼板等。管道的連接是否嚴密,采用法蘭連接時,密封墊片是否完好,螺栓是否擰緊。管道的支撐和吊架是否安裝牢固,間距是否符合規范,避免管道下垂或晃動。通風管道穿越樓板和墻體處是否進行了防火、密封處理。
2.空調管道安裝:檢查空調的冷媒管道、冷凝水管道安裝是否規范。冷媒管道的保溫層是否完整,無破損、脫落現象,防止冷媒泄漏和冷凝水產生。冷凝水管道的坡度是否合理,確保冷凝水能夠順利排出,無積水堵塞情況。
通過這份涵蓋消防、環評、隱蔽工程等核心項目的自查表,實驗室建設者和管理者可以在驗收前進行全面、細致的檢查,及時發現并整改存在的問題。只有確保實驗室在各個方面都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,才能順利通過驗收,為實驗室的安全、合規運行奠定堅實基礎。在自查過程中,若對某些項目存在疑問,可咨詢專業機構或相關部門,確保自查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。
13316009954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