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無菌室實驗室改造不可忽視的設計細節
一、環境控制細節
空氣凈化系統
高效過濾器:在無菌室改造中,空氣凈化系統至關重要。需安裝高效空氣過濾器(HEPA),且過濾效率要達到至少99.97%(對于0.3微米的微粒)。例如,選用H13或H14等級的過濾器,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微生物、灰塵等污染物,確保進入無菌室的空氣高度潔凈。
氣流組織:合理設計氣流組織,多采用單向流或層流的氣流方式。單向流可使空氣以均勻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流動,減少空氣渦流和塵埃聚集。如在無菌操作區域上方設置垂直單向流送風裝置,讓潔凈空氣自上而下覆蓋操作區域,防止外部污染物進入。
換氣次數:保證足夠的換氣次數,一般無菌室的換氣次數應不少于20-30次/小時。這能及時排出室內可能產生的微生物和污染物,維持室內空氣的潔凈度。例如,通過精確計算無菌室的空間體積,選擇合適功率的風機,以滿足換氣次數要求。
溫濕度控制
精準調節:無菌室對溫濕度要求嚴格,溫度一般控制在20-25℃,濕度控制在40%-60%。安裝高精度的溫濕度調節設備,如恒溫恒濕空調機組,確保溫濕度的穩定性。對于一些對溫濕度變化極為敏感的實驗,溫度波動應控制在±1℃以內,濕度波動控制在±5%以內。
監測與記錄:配備溫濕度監測系統,實時監測室內溫濕度情況,并進行記錄??刹捎米詣踊谋O測設備,將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或存儲在本地,便于隨時查看和分析。一旦溫濕度超出設定范圍,能及時發出警報,以便工作人員進行調整。
表面清潔與消毒
易清潔材料:墻面、地面和天花板應選用易清潔、耐腐蝕、不產塵的材料。如墻面采用彩鋼板,表面光滑平整,不易積塵,且便于擦拭消毒;地面采用環氧自流坪,無縫隙,防水、耐化學腐蝕,易于清潔。
消毒設施:安裝紫外線消毒燈,其功率和數量應根據無菌室的空間大小合理配置。一般每10-15平方米設置一支30W的紫外線燈,消毒時間不少于30分鐘。同時,可配備化學消毒設備,如噴霧器,用于定期對室內進行化學消毒,確保無菌室環境的微生物指標符合要求。
二、空間布局細節
功能分區明確
緩沖區域設置:在無菌室入口處設置緩沖間,緩沖間面積一般不小于3平方米。緩沖間內設置洗手池、更衣柜、鞋柜等,人員進入無菌室前,在此更換工作服、洗手、消毒,減少帶入污染物的可能性。緩沖間與無菌室之間應設置互鎖門,防止同時打開,確保氣流的密封性。
操作區布局:合理規劃無菌操作區,將實驗臺、生物安全柜等設備放置在氣流穩定、遠離人員走動頻繁區域的位置。例如,生物安全柜應靠墻放置,且與其他設備保持一定距離,以保證其正常運行和操作空間。操作區的布局要便于實驗人員進行操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物流與人流規劃
物流通道:設立專門的物流通道,用于實驗物品的進出。物流通道可通過傳遞窗與無菌室連接,傳遞窗應具備消毒功能,如紫外線消毒或化學消毒。物品在進入無菌室前,先在傳遞窗內進行消毒處理,避免將污染物帶入無菌室。
人流路線:明確人員的進出路線,避免人員在不同區域之間隨意穿行。人員應按照規定的路線,從緩沖間進入無菌室,操作結束后,從原路返回。在無菌室門口設置明顯的標識,引導人員按照正確的路線進出。
三、安全防護細節
電氣安全
接地與漏電保護: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。安裝漏電保護裝置,當發生漏電時能迅速切斷電源,保護實驗人員的人身安全。例如,對于無菌室內的照明燈具、實驗設備等,都要確保接地良好,避免因電氣故障引發安全事故。
防爆電氣設備(如有需要):如果無菌室涉及易燃易爆化學品的使用,要安裝防爆電氣設備。如在儲存易燃易爆試劑的區域,采用防爆燈具、防爆插座等,防止因電氣火花引發爆炸事故。
防火安全
防火材料選用:裝修材料應選用不燃或難燃材料,如墻面采用防火石膏板、地面鋪設防火地板等。天花板也應采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,如無機預涂板。這些材料能有效防止火災的蔓延,為人員疏散爭取時間。
滅火與報警裝置: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,如干粉滅火器、二氧化碳滅火器等,并根據無菌室的布局合理分布。安裝火災報警裝置,包括煙霧探測器、溫度探測器等,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及時報警,通知人員疏散。
13316009954
微信